Back

配电柜的钣金柜体结构解析

by author胜万铭

配电柜的钣金柜体结构解析

根据提供的实用新型专利文档(授权公告号CN 218569618U),我将对配电柜的钣金柜体结构进行详细解析。该结构旨在解决现场组装配电柜时耗时耗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,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拼装。以下解析基于文档内容,包括整体结构、关键组件、功能特点及优点,并在相关描述处嵌入文档中的图片以增强理解。

一、整体结构概述

配电柜的钣金柜体结构主要由底座柜箱柜门三大部分组成。柜箱采用钣金工艺制成(如普通冷轧板SPCC),具有重量轻、强度高、成本低的特点。其核心创新在于柜箱的模块化设计,便于运输和现场组装。

如图1所示,柜箱包括:

  • 侧板:作为主体支撑结构。

  • 活动板:两个活动板分别通过转动连接设置在侧板的两端,可水平转动以缩小体积便于搬运。

  • 顶板和底板:通过插接机制与侧板和活动板连接,形成封闭箱体。

  • 柜门:铰接在活动板上,用于封闭柜箱开口。

这种设计允许在工厂生产构件后,分块运输至现场,再通过插接方式快速组装,避免传统焊接的繁琐和安全隐患。

二、关键组件解析

1. 插接连接机制

插接机制是拼装的核心:侧板和活动板沿竖直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块,而顶板和底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,固定块上开设有插接槽。插接块与插接槽相适配,实现无工具卡接。

图2的局部剖视图展示了插接槽的细节:

  • 插接槽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,便于插接块滑入和固定。

  • 插接槽侧壁设置有密封橡胶条(如聚氯乙烯橡胶条),增加摩擦力并提升连接紧密性,防止松动。

组装时,先将底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,然后转动活动板至垂直位置,将插接块卡入底板的插接槽,再安装顶板完成箱体封闭。整个过程无需焊接,节省时间和人力。

2. 分隔组件用于空间优化

活动板上设置有分隔组件,可将柜箱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,便于分类安装不同大小的电力设备。

分隔组件包括:

  • 导轨:竖向固定在活动板内侧壁,上开有导向槽。

  • 滑块:多个滑块间隔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,每个滑块上开有滑槽。

  • 隔板:滑动插设在滑槽内,可根据需要调整位置。

  • 驱动件:通过驱动电机和双向螺杆控制滑块移动,双向螺杆螺纹在相邻滑块上呈反向设置,使滑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。

图4的放大图显示了驱动件细节:启动驱动电机后,双向螺杆转动,调整滑块间距,再插入隔板即可定制空间布局。这提高了设备安装的灵活性和效率。

3. 散热与防尘设计

为保障电力设备正常工作,结构注重散热:

  • 透气孔:侧板和活动板上开设多个透气孔,允许空气流通。透气孔侧壁设置有防尘片(与板体一体成型),防止灰尘进入的同时引导气流从底部进入。

  • 排风扇:活动板上开有排气孔,并可拆卸安装排风扇(排出式),主动将柜箱内热空气排出,加速冷热交换,提升散热效果。

此外,活动板底部设有穿线孔,便于电缆和电线引入,简化设备接线流程。

4. 安全防护特性

  • 挡片: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挡片(与板体一体成型),防止柜门关闭时转入柜箱内部,避免损坏电力设备。

  • 底座:采用U形槽钢制成,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,并安装接地线,确保稳定性与安全。

三、优点总结

  • 快速拼装:插接机制和模块化设计使现场组装时间大幅缩短,降低人力成本。

  • 便于运输:活动板可转动贴合侧板,减少体积,适应狭窄空间搬运。

  • 灵活定制:分隔组件允许根据设备需求调整内部布局。

  • 高效散热:透气孔和排风扇组合提升散热效率,防尘片保障设备清洁。

  • 安全可靠:挡片和接地设计增强使用安全性。

该钣金柜体结构通过创新设计,有效改善了配电柜现场组装的痛点,适用于各类配电场景。如需进一步细节,可参考文档中的附图及权利要求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