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
胜万铭
本文基于实用新型专利CN 217037723 U(授权公告日:2022年7月22日),对一种方便空间调节功能的钣金机柜结构进行详细解析。该专利由苏州艾菲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申请,旨在解决传统钣金机柜内部空间固定、调节繁琐的问题。通过创新的调节机构,该结构实现了机柜内部空间的简便、高效调节,适用于多种电器设备的安装场景。以下将从整体结构、关键组件、工作原理及优点等方面展开分析。
该钣金机柜结构主要包括柜体(1)和调节机构(8),整体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可调节性。柜体(1)前后均为开口结构,便于设备安装和维护。前表面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(2),柜门(2)配备把手(3)和磁铁板(4),用于密封和固定。柜体(1)后侧面设有滑槽(10),内部滑动连接活动柜板(9),调节机构(8)位于柜体(1)内部下端,与活动柜板(9)联动,实现空间调节。

图1展示了机柜的整体外观,包括柜体、柜门、通风孔等组件。从图中可见,柜体结构紧凑,通风孔(5)位于前表面下侧,有助于散热。
柜体(1):采用钣金材料制成,前后开口设计便于设备布局。后侧面的滑槽(10)是关键调节通道,上下内壁设有转槽(11)和转动柱(12),用于减少摩擦。
柜门(2):通过铰链与柜体连接,外侧设有密封胶条(13)和磁铁板(4),确保关闭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。把手(3)方便用户操作。
通风散热系统:通风孔(5)内部设有防尘挡板(6),顶部通过连通孔(7)与柜体内部相连,在散热的同时防尘。
活动柜板是空间调节的核心组件,包括:
滑动框板(93):在滑槽(10)内滑动,前表面设有密封垫(94),防止灰尘进入。
后挡板(91):固定于滑动框板后侧,起支撑作用。
连接板(92):位于滑动框板下表面,通过螺纹槽与调节机构(8)连接。
刻度板(14):设置于后挡板(91)前表面,与柜体底壁滑动连接,用于精确测量移动距离。

图3为爆炸结构示意图,清晰展示了活动柜板各组件(如后挡板、连接板)的分解关系,以及它们与柜体的装配方式。
调节机构简化了空间调节流程,包括:
摇把(81):用户可通过转动摇把进行操作,省力且直观。
转柱(82)和螺杆(84):转柱通过轴承连接于转槽(83)内,后端与螺杆(84)固定;螺杆与连接板(92)的螺纹槽啮合,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。
转槽(83):位于柜体前表面下端,与滑槽(10)连通,确保传动顺畅。

图2重点显示了调节机构的内部结构,如转柱、螺杆和摇把的连接方式,突出了其紧凑和高效的设计。
空间调节过程简单高效:
初始状态:电器设备安装于柜体内部,活动柜板处于默认位置。
调节操作:当需要扩大空间时,用户顺时针转动摇把(81),带动转柱(82)和螺杆(84)旋转。由于滑槽(10)限制活动柜板(9)的旋转,连接板(92)在螺纹作用下沿螺杆向后移动,推动滑动框板(93)在滑槽内滑动。
辅助机制:滑动过程中,转动柱(12)在转槽(11)内滚动,减少摩擦力;刻度板(14)与柜体底壁相对滑动,用户可通过刻度值精确控制移动距离。
固定与密封:调节完成后,柜门通过磁铁板(4)吸附固定,密封胶条(13)确保密闭性。
该过程仅需转动摇把即可完成,避免了传统机柜需拆卸螺丝或调整支架的繁琐步骤。
空间可调性强:通过活动柜板移动,机柜内部空间可灵活适应不同数量的设备,提升适用范围。
操作简便高效:调节机构将复杂操作简化为摇把转动,节省时间和人力。
结构稳定性高:滑槽和转动柱设计降低了磨损,密封元件保障了防尘和电磁屏蔽性能。
实用性强:通风散热系统与刻度板结合,增强了机柜的实用性和精确性。
该钣金机柜结构通过创新的调节机构和活动柜板设计,成功解决了空间固定和调节繁琐的痛点。其模块化组件和用户友好操作使其适用于数据中心、工业控制等多种场景。专利文档中的附图(如图1、图2、图3)直观展示了关键细节,进一步印证了设计的可行性。这种结构不仅提升了机柜的功能性,也为钣金机柜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参考。
如果您需要进一步分析特定组件或应用场景,我可以提供更多细节。